



怎样知道自己的修行境界如何?
问:第一,请问修净土法门有几个层次?
答:净土法门没有层次,你要问层次,那就是经上讲的信、愿、行,具足真信、切愿,老实念佛。老实重要,有怀疑,不老实;有夹杂,不老实;有间断,不老实。所以真正的老实没有一个不成就的,老实就是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
问:如何知道出现什么样的境界是到了什么层次?
答:这个事情自己知道,从现象上看,你会觉察得到,譬如你看经,从前看经记不住,现在看经很容易记住。从前看经不懂,现在看经字字句句都能看得懂,这就是进步。同样一部经,去年我读的,跟今年读的境界不一样,今年比去年解得更深、更广;到明年,明年比今年又更好。所以经里面,我常讲经教没有意思,你不要求它的意思,它没有意思。正因为它没有意思,它在起作用的时候无量义!它要有意思的话,就不能有无量义,那就变成死东西了。活的!要怎么样学它?清净心对它。印祖讲的话要记住,讲得太好了,「诚敬」。以诚敬心对经本,遍遍意思不一样,遍遍都生智慧,你才得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你对它不了解,就枯燥无味;遍遍有悟处,你说他怎么不快乐?
没有悟处就麻烦了,没有悟处是心不清净、是心不诚;如果心诚,如果有恭敬,决定有境界,法喜出现。境界的大小、浅深、广狭,完全是你诚敬的程度。祖师的话,你一分诚敬,你就有一分的悟处;二分诚敬,有二分的悟处;十分诚敬,就十分的悟处。你说他怎么不快乐?只要契入佛经之后,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你就不想看了。摆在你面前,为什么?古德说一句话,你就懂得了,「世味哪有法味浓」!你没有契入,你不懂这句话;契入之后,才晓得这句话真的,这句话说得好!接触到法味,不要说人世间的事物,你把它舍得干干净净。欲界天、色界天,是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罗天王,要让位给你,不要!那个东西太麻烦了,不惹这个麻烦,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超过摩醯首罗天王。
学佛答问(答澳洲参学同修之七)(共一集)2006/3/4
念佛成佛系列
唯有径路修行,但念阿弥陀佛
「持名念佛,即本经所宗,称念阿弥陀佛名号」。所宗,这个宗就是修行主要的方向、目标、总纲领,你这个法门主修的是什么?我们主修的就是一句六字洪名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一心称念。称是念出声音,口念;念呢?念是意念,心里真有。称是口上有,念是心上有,心口一如,表里不二,这人叫真念佛。
下面引善导大师的话,「善导大师曰,唯有径路修行,但念阿弥陀佛」。这个径路是近路,最近的一条路,凡夫成佛最近的一条路,时间最短、最快速那就是但念阿弥陀佛。这个但念是专念的意思,不能夹杂任何东西在里面,这叫但念;你夹杂别的东西在里面,就错了。
觉明妙行菩萨在《西方确指》,这个小册子里面告诉我们,念佛要怎么念法?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菩萨所说的,跟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所讲的完全相同,大势至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助教,观音、势至是助教,西方世界菩萨众的首领,我们现在讲班长。
他教我们念佛的方法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两句八个字,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?用现在的话说,放下万缘就是都摄六根。什么都放下,眼不看,耳不听,鼻也不嗅,口也不尝,也就是说六根放下外面的六尘,不接触,都摄六根,六根都回头不向外攀缘,然后你才能做到净念相继。净念是清净的念,如果你有怀疑,你的心不清净,如果你的心有夹杂也不清净。这个净字是不怀疑、不夹杂,相续是不间断,跟觉明妙行菩萨一个意思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3集)2010/5/8
看视频版请复制下面链接↓直接搜索
或在手机浏览器复制粘贴打开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41/cnum/JL21-245/num/
JL21-245-0001_06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