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经共修

【妄尽还源观013】


     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”,我们今天,人身难得,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,佛法难闻,我们有好的缘分闻到佛法,这个机缘太难得。闻到佛法就有机会、有缘分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,不但永脱轮回,永脱十法界,这个殊胜还得了!

      天上人间十法界里面稀有难逢的因缘,我们遇到了,只要自己能掌握住,好好的把握住,那你就永远摆脱六道,永远摆脱十法界,你去作佛了。从理上讲,人人有分,从事上讲,老实念佛,发愿往生,得把障碍去掉,障碍就是反求诸己。

      我今天特别给同修提出这句话,一定要肯定,所有的过失是自己,与别人毫不相关,你只要有这个认知,在这方面去努力,你这一生决定得生。再不要去怪责别人,外面的一切没有过失,只有自己在障碍自己,别人障碍不了你。别人欺负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我没有怨恨,我还感谢他。为什么感谢他?感谢他来考我,我通过了。我没有怨恨他,我没有怪他,我只怪自己过去造作这些不善。

     修行修什么?没有别的,放下而已,真正肯放下。从大的方向我们清楚了,但是在细行上,点点滴滴我们要都能用得上。譬如穿衣吃饭,执不执着?今天要挑几个可口的、好的菜饭,行不行?不行。为什么不行?这种念头助长你的贪心,就是前面三因里面讲的习因。

      应该什么态度?随缘,想到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他们的生活是外面托钵,给什么吃什么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佛做出样子给我们看。今天我们三餐饭有人在做,他做什么我们就吃什么,没有一点分别,这是什么?这叫修行,这叫破执着。吃饭破执着,喝茶破执着,不要去讲究这个茶叶、那个茶叶。

      有很多人喝茶的时候,品茶对这个相当执着。我也有很多人送给我这些茶叶,可是我常常想,他送给我送得很冤枉,为什么?我不懂得品茶。我看都一样,我不知道哪个茶叶好、哪个茶叶不好,我不晓得,不去想这些,不去操这个心,什么都好。
     外头没有过失,都是自己造作的,自作自受,还有什么话好说的。我们那种怨天尤人的念头就能断尽,什么样的苦都愿意接受,什么样的委屈也都能忍受。知道这个忍受,这叫修行,这叫提升,把自己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。

      这些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是帮助自己提升的,顺境知道不生贪恋,自己提升了,贪断掉了,痴断掉了;逆境、恶缘没有一点怨恨,没有一点报复,瞋恚断了。贪瞋痴不能断干净,也大幅度的减温、减轻,烦恼轻,菩提长,菩提就是智慧,智慧愈增长,对事实真相看得愈清楚,那你修行的道心就愈坚固,你就愈会勇猛精进。

      所以要记住,我们提升不起来,出不出来,都是把一切过失看在外面的,心外求法。心外求法佛家叫外道,自己天天学佛,不知道自己是外道。几时才能回过头来?佛法没到中国,我们老祖宗已经教给我们反求诸己,只有反求诸己的人才是真正修行的人。这些话我们听得耳熟,可是怎么样?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没用上,顺境起贪心,逆境起怨恨。
     中峰禅师在开示里面说得好,“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”,这是向内。又说得更清楚,“此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此心。此方即是净土,净土即是此方”,说得这么明白。这些说法我们也很熟悉,起不起作用?没起作用。这就是说,我们迷失自性太久了,虽然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,我们还是老习气。习气你说多难,这就是习气。

      可是遇到境界的时候,习气又起作用,把佛说的、祖师说的忘得一干二净;换句话说,我们还是在造业,还是在受报,从这个地方也能体会到习气作祟,不能不重视。怎么样才能断习气?那就是不断的要提醒自己,这个很重要。中国古大德常常教人,“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”,要常常读,温故而知新,不能够离开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