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普贤菩萨圣诞日是佛教中的重要节日,通常在农历二月廿一举行。
以下是关于普贤菩萨圣诞日的详细信息:
一、普贤菩萨的背景与意义1、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,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,合称“华严三圣”。象征着理德、行德,与象征着智德、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,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、右胁侍。此外,毗卢遮那如来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被尊称为“华严三圣”。
2、《大日经疏》卷一中提到:普贤菩萨,普是遍一切处义,贤是最妙善义。是说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,及身、口、意悉皆平等,遍一切处,纯一妙善,具备众德,所以名为普贤。
3、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,与文殊菩萨的智德、证德相对,两者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。文殊菩萨驾狮、普贤菩萨乘象,表示理智相即,行证相应。
4、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(如礼敬诸佛、忏悔业障等)被视为修行者的楷模,因此他也被称为“十大愿王”。
二、圣诞日的具体日期1、在普贤菩萨圣诞日,信众通常会祈愿:世界和平,人民安乐。正法长存,灾患不生。个人修行圆满,功德无量。
2、如河驶流,往而不返,人命如是,逝者不还。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!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!
3、愿我们一起行普贤大愿,诚心礼敬诸佛,称赞如来,广修供养,忏悔业障,随喜功德,请转法轮,请佛住世,常随佛学,恒顺众生。并以此功德回向:虚空有尽,我愿无穷,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。祈愿众生自种善因、自利利他、愿自他生命一切圆满!
六、普贤菩萨示现
普贤菩萨行愿无穷,分身尘刹,随缘教化众生。据史书记载,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拾得大士便是普贤菩萨的化身,常与文殊化身的寒山大士说法论道。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,一日行经赤城道旁,闻草丛中有儿童啼哭,趋前视察,见一小孩约十来岁,询其姓名,答:“我无家、无姓,亦无名。”丰干禅师愍其无依,带回国清寺,交库房当茶童。因是拾来,名之拾得。
由于拾得聪明伶俐,三年后升任斋堂香灯,及执掌出食等杂事。一日,四顾无人,竟登座与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食,还呵斥圣像小果,焦芽败种。事被知库灵熠禅师看见,责其对圣像不恭,可能头脑有毛病,罢其香灯职,派往厨房洗碗碟。拾得大士常将多余饭菜,盛于竹筒,赠其挚友寒山子。
拾得与寒山子时相往来,还常对人说佛法。但人不信,反而讥诮怒骂,甚至打之。寒山对拾得曰:“世间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恶我、骗我、如何处之乎?”拾得答曰:“只需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避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过几年,你且看他。”
有一次,寺中饭食花果被鸟啄食,拾得竟执杖打寺中供养的山神像,责其守护伽蓝不力,有失职责,枉受沙门供养。当晚寺僧皆梦见山神说:“拾得打我,骂我。”灵熠禅师至山神像前视察,果见山神像有杖打痕迹,始知拾得来历不凡。后因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: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。圣迹显露,拾得大士便与寒山子同离国清寺,后不知所终。
七、普贤菩萨的道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