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问:有一位居士学佛非常虔诚,但是自己是一位军人,每天从事的工作是研究作战方案,制造武器,为此很困扰,请开示。
答:从事于这个行业没有过失,为什么?你这个行业、你这个工作是保卫国家的,保卫人民生命财产;这在布施里面讲,是属于无畏布施,所以这个没有过失。
在世间法里面,一个国家,一个族群,一定有保卫的人。在新加坡,国家虽然小,也要有军备;你没有军备,别人侵犯你怎么办?这是属于无畏布施。
佛门里面护法神都是现将军相,他们都是军人,手上都拿着武器。保护这个国家,保护这个族群,换句话说,我们决不能无缘无故发动战争侵略别人,这个就对了。
保卫的战争,抵抗侵略的战争,这在伊斯兰经典里面,在《古兰经》里称为「圣战」,诸佛菩萨也都同意,也不会反对,这时候杀生,这有开缘,这是开戒,这不叫破戒。
军人受了菩萨戒、受了五戒,如果你为保卫国家,敌人侵犯,你看到敌人,你杀不杀他?这时候你想:「我受了不杀生戒,我杀了他我就犯了戒」,敌人攻破我们,我们这个城市、国家多少人民家破人亡,你没有尽到保护的责任,你这个罪就严重了。
所以,必须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,你这个工作就是要抵抗敌人。佛法通情达理,不是不讲道理的,你这个行业保卫国家、国土,这些工作都是应当要做的,所以这个没有罪过,菩萨现将军身修无畏布施。
学佛答问(第65集)2001/3/1
如何广结善缘? -第243集
问:导师经常提醒我们,学讲经者要有好的法缘,平时必须广结善缘。弟子发愿细讲大经,可是弟子生性内向,不善交际,不喜应酬,且担心外缘太多影响清净心,请可否以心念去默祷,与大众结缘就好?或是一定要有所接触和互动,才算是善缘圆满?
答:结缘方式很多,最重要的是心。心里面要真正尊重一切众生,敬爱一切众生,要帮助一切众生,就是当众生需要帮助的时候,一定要肯舍己为人。
存这样的心,行这样的事,才是与一切众生结善缘。结缘决定不是攀缘,对自己修学障碍是攀缘,结缘决定不会产生障碍。所以结缘、随缘、攀缘界限,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不能够混为一谈,希望同学们多多的留意,要多多的学习。
讲经法师与广大群众结缘,这是我们祖祖相传。谁传给我们的?本师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。你想想看,佛法里面常讲「佛不度无缘之人」,你将来修行成佛了,众生跟你没有缘,你度不了他。
你讲经讲得再好,跟他没有缘,他不喜欢听,他不喜欢跟你接触,这就无可奈何。这种现象我们亲自看到,当年我们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讲经,我们有二十多位同学,有些人法缘很殊胜,听听他,实在讲得不怎么样,可是他听众就很多,很多人喜欢听他的。
法缘最殊胜的是林看治老居士,这个老居士跟我们一起学讲经时她六十岁,她年龄最大。她的孙子都做小学老师了,她还上我们这个内典班,来学讲经。
小学毕业,佛经里面很多字都不认识,但是她很了不起,她非常谦虚,碰到人就问。看到有人走过来,「请教一下,这个字怎么念法?这一句怎么讲法?」随时问,她学成功了。
学得虽然不怎么样,无论在哪个地方讲经,听众她是最多的,大家最喜欢听她的,很有成就。往生的时候九十多岁,走的瑞相非常好!学成之后,在台湾这个地区到处讲经。我们同学当中,有许多讲得比她好得太多,就是没人听,这是各人缘分不相同。
所以结缘比什么都重要!我们能够以真诚心多关心别人、多帮助别人,都是结缘。
就说到讲堂来听讲经,听别的法师讲经,我们也在场听,我们利用这一点时间关怀一般听众,我们自己有座位,大概都排在前面,在还没有开讲之前,我们不必自己坐在那个地方,我们到门口去当招待,这就是结缘。
听众来的时候,亲切的跟他打招呼,让他座位,告诉他从哪里走、哪边去坐,亲切招待,都是结法缘,这对自己修行一点妨碍都没有。所以要懂得随时随处帮助别人,决定不妨碍自己用功修行。
学佛答问(第66集)2001/3/16
看视频版请复制下面链接↓直接搜索
或者在手机和电脑浏览器复制粘贴打开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player/cid/941/cnum/JL21-171/num/
JL21-090-0066_01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