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我们既然有过去世,过去无量劫,生生世世跟一切众生相处,善缘有,恶缘也不少。现前我们的遭遇,有些人跟我们相处很投缘、很欢喜,过去生中的善缘;有一些人作冤家、作对头,给我们带来种种不如意,过去世的冤业。过去迷惑颠倒,种下这些冤业,现在觉悟了、现在明白了,怎样把这个冤结化解,还是佛的这一句话,「孝敬」,真诚心的孝顺、尊重,这个冤结自然就能化解。
早餐开示1998/12/1
所以对于一切怨怼,我们要能随顺,真正做到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随喜当中成就自己真实的智慧,真实的戒定慧三无漏学,在随顺众生里头成就,这是功德。随顺如何能真正成就功德?清净心重要,智慧心重要。你心地清净,《无量寿经》上讲「平等、正觉」,你用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你就随顺了,随顺就有功。德,成就你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增上你的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成就、增上是德。
早餐开示1998/12/1
决定不可以有一念怨天尤人,那是大错特错。一切不如意的境界、一切逆缘,都要回过头来自己去反省,决定是自己不善业累积造成的,过失不在别人。所以要回过头来,自己真正忏悔,真正改过自新,这是真修行。我没有把他当作父母来看,没有孝顺他,没有把他当作师长来看,没有尊重他,这是我自己的不是,不是他的不是。诸佛如来所以成佛,所以成为如来,就是这个方法修成的。我们今天想作佛、想作菩萨,没有例外,还是这个方法修成。所以我们要知道敬人、敬事、敬物,要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。
早餐开示1998/12/1
佛在经上跟我们讲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里面讲的一切法,包括世间法跟出世间法,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一真法界跟十法界,都不例外,都是从心想生。想什么现什么,而不是别人想我们受,是自己想自己受。
早餐开示1999/1/20
自己的心想。所以要找自己,不能找别人。我的环境不是别人心想生的,是我自己心想生的。回头是岸,一回头就大彻大悟。为什么?别人那个人,那个人是我心理变现出来的。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30集) 2013/12/6
别人如果能够真正干涉我们,佛菩萨大慈大悲,要解除我们一切的困惑,何必要自己修行?他要不帮助我们,他慈悲何在?别业你自己受,共业还是自己受,真的与任何一个人毫无关联,这是跟你说真话。我们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,以为受了别人的干扰,怨天尤人,对于这里头,事实真相因果关系搞不清楚,迷惑颠倒。
早餐开示1999/1/20
外境来诱惑你,你不能够怨天尤人,「我不成功都是被别人害的」,谁害你?总不能像学校念书学生,我不及格、留级,都是老师害的,老师故意出题目来考我。老师考你要你进步,不是给你为难!顺逆境界就是我们的老师,八风是老师,天天在考我们,念念当中在考我们,我们在这里头才真修行,去修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这叫真正修行!
佛说阿弥陀经(第19集) 1983
如果怨天尤人,这个业就愈造愈重,愈陷愈深。一定要觉悟,一切的境缘是自作自受。觉悟的人是菩萨,菩萨不怕果报,逆来顺受,受得很自在。因为他在这里面晓得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就好像在作梦一样,晓得「一切法俱不可得」,所以无论是逆境、顺境,无不自在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7集) 1984/12
凡事回过头来自己去反省,找出障碍的因素,把障碍的因素消除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。肯回头、肯反省,这个人就是一个觉悟的人,这个人有智慧;不肯反省、不肯回头,总觉得别人有过失、总觉得环境对不起他,这种人没救!诸佛菩萨来,救不了他!过失绝对不在境界上,在自己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212集) 1984/12
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贪瞋痴慢,就做到了。凡是跟别人,人事物,跟别人不能相处,过不去的,回头自己去想想,总是这些毛病障碍住了。然后恍然大悟,过失不在对面,在自己。蕅益大师《灵峰宗论》里头说得好,「境缘无好丑」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里头没有好丑,也就是说没有善恶;「好丑起于心」,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、执着心里面产生的,离开了分别执着,法法平等,法法皆如。实在说,放下分别执着,就像宗门里面讲,你见性了,明心见性,你成佛了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311集) 2000/5/31
中国古人教人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,这句话意思就是说,所有过失不在别人在自己,一切过错自己承当,一切好的事情推给别人,我们这样做人在这个世间一帆风顺。不跟人结怨、不跟人结仇,人愈在一起愈欢喜,时间愈久,感情愈深,不会出事情。这是圣贤、佛菩萨教我们做人的原则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92集) 2012/8/27
看视频版请复制下面链接↓直接搜索
或在手机浏览器复制粘贴打开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0584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