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修行,修正我们贪念的习气,修正我们淫佚的行为,能够得健康长寿。健康长寿第一个因素是心地清净,如何得清净?寡欲就清净了。 「财色名食睡」都要淡,愈淡愈好,身心健康。
节录:
佛法讲修行,这个是修行第一桩大事,修正我们贪念的习气,修正我们淫佚的行为,你能够得,我们讲很现实的,你能够得健康长寿之道。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健康长寿,健康长寿第一个因素是心地清净,如何得清净?寡欲就清净了,欲望少,欲望很低。 「财色名食睡」都要淡,愈淡愈好,愈少愈好,你的身心健康。
太上感应篇(第147集) 2000/1/7
最高的享受是什么?精神生活你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,你能达到这个水平,清心寡欲,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,现在人讲没有压力;你的身心没有病痛,健康长寿,快乐无比,这是真正幸福美满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10集) 2011/5/13
幸福美满不是地位高,不是拥有多少财富,与那个不相干。我们在古籍里面看到,孔子是平民,物质环境并不好,学生里面物质生活条件最差的是颜回,可是夫子赞叹的,同学当中过得最幸福、最快乐的就是颜回。颜回确实我们今天讲一贫如洗,他有那样美满的精神生活,从哪里来的?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,他快乐无比。读圣贤书,落实圣贤的教诲,常常有悟处,怎么不快乐?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10集) 2011/5/13
地位高、财富多那是假的,如果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你的富贵纵然有,你不能享受。尤其我们看到今天的社会,富贵人有,仔细观察,他不是真富贵。为什么?他不快乐,他的心地忧虑、牵挂、烦恼太多太多,身体精神压力太重,每一天睡觉睡得不安稳,这就很可怜。晚上睡得很晚,工作太多,早晨又要早起,闹钟闹醒,没有一天说是睡觉自自然然醒过来的,你说这个多痛苦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60集) 2002/9/25
我们人生活在世间,实际上自己生活所需非常有限,古大德常讲,活在世间也不过是日食三餐,夜眠六尺,你就能安安稳稳、舒舒服服过一辈子,为什么不肯相让?健康长寿最重要的因素,心地真诚、清净、慈悲,这是健康长寿真正的因由。不是在吃得好,不是天天进补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农村里面活到八十、九十、一百多岁的,我们常常听说,你再去看看他的饮食起居,粗茶淡饭。他为什么那么健康?为什么那么长寿?可见得健康长寿不是进补得来的,不是用医疗手段可以获得的。老农何以能够健康长寿?他心清净,他诚恳,他慈悲。懂得这个道理,生活起居一切随缘就好。而且饮食起居是愈少愈好,心愈清净,清心寡欲,自然就健康长寿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欲望多的人贪心重,没有得到的想得到,所得到的又怕失掉,心理负担就太重,烦恼太多了,患得患失,他为什么短命?原因就在此地。谚语有所谓「忧能使人老」,这话是古人经验之谈,一个人忧虑、操心的事情太多,容易衰老、多病,寿命自然就不长。从这些事实真相、这些道理上来观察,我们就晓得,儒家、道家、佛家,这些真正聪明人他们懂得养生,尽可能把忧恼的事情丢掉,身心自在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教化众生是他们的事业,虽然做这分事业,认真努力去做,但是决定没有希求,为什么?有求就有烦恼,无求无烦恼,多求多烦恼。教导学生,教导子弟,对学生、对弟子决定没有希望,为什么?有希望就有失望。你能有成就,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好,我们看到欢喜;你不能够依教奉行,不能够接受教诲,还是造作一些罪业,他们看到点点头,习气烦恼太重。所以心里头痕迹都不沾,这个才真正懂得养生之道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我们去为社会、为人民、为众生做一些好事,有缘去做,众生有福,我应当做,多做一点;没有这个缘分,众生没福,落得清闲自在。决定不是攀缘,我一定要做这样,那你就有忧恼,你就有欲望。诸佛菩萨在十法界,我们在经上读到,随类化身,随机说法。是不是他自己想到这个地方来教化众生?不是,如果想到,他是凡夫,他不是圣人。他怎么来的?众生有感,他是应来的,我们今天讲应邀、应聘,应是被动不是主动。我们众生有感、希求,他就来;众生要没有这个念头,不会来,他来干什么?他来不是找麻烦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所以诸佛菩萨,连儒家、道家,教学,或者是说为社会服务、为人民服务、为众生服务,全是被动,决定没有主动我要怎样怎样,我还要制造一个机会要怎样怎样,哪有那么多的事情?这种做法,这种念头,违背了自然的法则,自然的法则就是自性的性德。儒释道心地都是清净无为,无为而无所不为,那是感应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佛又说,「少欲之人,无求无欲,则无此患」,这是佛教导我们,我们要怎样在这一生当中,过得很自在,过得很幸福。常言说得好,「理得心安」,道理明白,心就安,欲望就没有。所以跟一切众生相处,他要的我们尽量给他,他要名,名给他;他要利,利给他;他要财,财给他,跟众生结欢喜缘。他需要的是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这个东西我们不要,我们要的是清净心,清净心他不要,所以我们跟一切人相处没有冲突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世间人为什么处不好?利害冲突,彼此互相竞争,所以不能相处。我们跟一切众生能相处得好,现在你们看到我跟许多不同的族群处得非常好,不同的宗教也处得非常好,什么原因?你们要的统统给你,你不要的我要。所以决定没有利害冲突,我们才能相处这么好!我帮助大家的,是我接受佛菩萨、古圣先贤教诲,这一生所得到的真实利益,我贡献给大家,跟大家分享这一分利益。如果你也觉悟,你一定也能够「推多取少」,我们生活所需极其有限,很容易满足。
太上感应篇(第72集) 1999/8/6
看视频版请复制下面链接↓直接搜索
或在手机浏览器复制粘贴打开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DT-027-1359/pid/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