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-第440集



   中国谚语有一句话说「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」,诸佛菩萨原来都是旁观之人,不是当局人,所以他们能看得清楚。什么叫旁观、什么叫当局?当局的人有分别、有执着,旁观的人不干他的事,他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我们可以把当局、旁观,用这样来解释。由此可知,我们要想获得如佛菩萨一样的智慧,我们一定要作旁观者,也就是一定要放下分别执着,你对于一切理事境缘、业因果报,你就看清楚了,你就看透彻了,你也晓得怎样处理。

早餐开示1998/12/16

  当局,他有利害;旁观,没有利害。有利害,对于事实真相就看不出,他有片阴影在他面前;没有利害,他就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诸佛菩萨在世出世间永远做旁观者,我们要把利害舍弃掉,你才得真实的大利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43集) 2001/3/30

  利害从哪里产生?还是从「我」产生。总而言之,那个根是「我」,执着有个「我」,不知道「我」是一个错误的观念。佛在经上常讲「无我」,无我就是破我执;再跟你讲「无人」、「无众生」、「无寿者」,破法执;我、法两种执着都破了,你才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白了。只要有这两种执着在,你看不到真相,你所看到的是幻相,千变万化,梦幻泡影,虚而不实的假相,你看的是这东西,看不到真相。

佛说十善业道经(第143集) 2001/3/30

  你要用《金刚经》的原理原则来处世,经上告诉我们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这些话要常常放在心上,要牢牢的记住,要应用在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上,你要能用得上。怎样是用上?怎样是没用上?这底下几句话就是用上的样子,用我们佛门的术语讲是功夫得力。功夫得力的样子就是知道万法皆空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31集) 1995/5

  知道万法皆空,你就不会在一切法里面起分别执着,你就不执着。别人执着,我们不执着;别人分别,我不分别。我在这个社会里面很自在,你执着,我随顺你执着,你分别,我随顺你分别,这叫恒顺众生。虽然随顺,我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前面讲不错因果,清楚明了,决定不迷惑,决定不染着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31集) 1995/5

  境界转不过来的时候,转不过来是众生他迷得太深,我们晓得他这种想法、这种看法、这种做法,后来的果报会带来很多苦难,你劝告他,他不听;你跟他解释,他说你太多忧虑,他不能接受,这个时候怎么办? 「任他风浪起,与我何干?」修行人要超越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31集) 1995/5

  这我常讲的,我们在这个世间,要做一个看戏的人,不要做演戏的人,演戏很辛苦,看戏很自在,不辛苦。哪些人演戏?有分别执着的人在演戏,他们的日子有苦有乐。看戏的人没有,很自在。不要去演戏,他演他的戏,我看我的戏,你就自在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31集) 1995/5

  看戏就是佛菩萨在这世间游戏神通,清楚!我们中国俗话也常讲,「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」。看清是什么?因为他没有利害关系、没有利害得失,因因果果看得很清楚。当局是什么?他有利害关系,所以他常常想的、看的都有错误,都有偏差,唯有局外人清楚。我们学佛要做局外人,那个局是六道轮回。我们必须有能力身在六道,心超越六道,不在六道里头。即世间而超越世间,这才自在!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31集) 1995/5

  由此可知,清净平等觉要紧,我们要练,虽然不是我们的境界,要学!学一点算一点,学多少算多少。怎么个学法?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不要用分别心,不要用执着心,也就是我们常讲,舍掉自己的成见,不要用主观的态度去生活、去工作,用自己主观的生活,那你就攀缘不随缘。
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20集) 1997/1

  客观,客观里面充满了智慧,要知道主观观念是很糟糕的,我的想法怎么样,我的意思怎么样,我想怎么怎么,你看看我执多强,多强烈;念念把个「我」横在心头,这个很糟糕,六道出不去。六道怎么来的?我执造成的。所以大、小乘经上都说,破我执超越六道轮回,谁破我执?阿罗汉破我执了,不再有一个我的念头。
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20集) 1997/1

  所以我们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常常想人,不要想我;换句话,常常用客观,不要用主观;常常做一个局外人,不要做个当局的人;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我们要做个旁观的人。最好的方法,常常要想我是西方极乐世界到这来观光、来旅游,我是客人,这个世界、这个事情与我都不相干,你自然就客观,就不主观,来作客的。样样都不执着,有也好,没有也好,反正过几天我就离开了,客人就走了!一切都不要计较,一切都不要执着。

华严经行愿品文殊十信章(第20集) 1997/1


看视频版请复制下面链直接搜索

或在手机浏览器复制粘贴打开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951/cnum/DT-027/num/

DT-027-0590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