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

​​蛰虫发动善根萌芽-全1集



   经句:

  蛰虫发动,云何为生,令诸众生,善根萌芽,未生令生。

  ——《华严经疏论纂要》

  开示:

  清凉大师这个《钞》里面解释得更好,他那个《钞》的小字,末后一行讲发生,雷震的意思容易懂,「发生是标,云何为发?耽着禅味起大功用,是蛰虫发动;云何为生?令诸众生,善根萌芽,未生令生」,这个发,发就是我们自己本身觉悟。本身过去学佛,所学的就像蛰虫一样,蛰虫是什么?冬天冬眠,小虫冬眠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75集) 2000/3/7

  我们今天学佛心发不起来,不知道怎么作法,就像这些小虫在冬眠。春雷一打,小虫警觉起来,起来了。春雷是什么? 「大方广佛华严」,这是春雷。我们一接触明白了,晓得应该怎么落实、怎么去做,怎样把三福落实,怎样把六和落实,怎样把六度落实。与一切众生交往,与一切众生接触,必定要遵照、遵守佛陀的四摄法,无往而不利,什么样的障难自然都能够突破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75集) 2000/3/7

  我们没有自己,全心全力令一切众生善根萌芽。这是一个没有佛法地区的众生,帮助他种善根,帮助他善根成长,帮助成长的成熟,这菩萨道。学菩萨的人,就要干这些事情,菩萨事业。高峰慧王他从这个法门证得无上菩提,我们今天读到他的赞颂、他的报告,知道怎样修学,知道我们自己平常所学的这些佛法如何真正落实,而不至于变成空谈。
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75集) 2000/3/7

  「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,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,令信愿持名者,念念成就如是功德,而皆是已成」。注意到已成,不是现在成,不是将来成的,是已成,这个意思就众生谁解,谁能承当。句子里面说得很明白,阿弥陀佛是以在因地所发的大愿,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0集) 1983

  经里头说过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我们唯恐自己的善根少了,唯恐自己的福德不够,这种想法并没错误。如果我们不晓得经里面这个道理,那我们的确是望洋兴叹,一筹莫展。怎么晓得我们可以借阿弥陀佛的善根?阿弥陀佛的善根福德是太多了,咱们借他这个因缘,来作自己多善根、多福德的因缘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0集) 1983

  这个意思非常重要,必须细心体会,如果要会得了,自己就充满信心;如果是不能体会,对于自己的疑惑很难断除。为什么阿弥陀佛的愿行能够做我们的因缘?那是因为佛以他的愿行成就了四种净土,加持给我们,我们也一变就成为多善根、多福德之人。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,就是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的功德庄严。

佛说阿弥陀经(第10集) 1983

  那我们今天所选择的,阿弥陀佛,持名念佛。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,这是最方便的方法,最简单的方法,最容易的方法,最稳当的方法,最可靠的方法。不论男女老少,不论贤愚、才艺,都不必,只要你老老实实,你能守住这个法门,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,肯定成就,而且成就的时间非常快速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集) 2011/10/31

  我们这一生当中得人身,遇到大乘、遇到净宗是莫大的幸运,到哪里去找?我们能不能成就?完全在乎我们对这个法门能不能相信。三个条件,遇到这个法门,因缘,因缘我们具足了,问题呢?善根、福德,《弥陀经》上讲得好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」。我们缘足了,没问题,现在就是善根福德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集) 2011/10/31

  善根是什么?能不能相信,只要能信,善根就圆满。善根里头包括两桩事情,一个是信,一个是解,只要你真信,那解就不必了。你真肯干,福德是真干、真念、真求往生,你就决定得生。那我们的信心不足,就要求解。过去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告诉我,我们不可以轻慢这些老太婆,她们不认识字,她们不懂经教,一天到晚在念佛,心里头没有杂念,她的成就是我们望尘莫及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集) 2011/10/31

  我们用经来做引证,经上能够这样真干的人,必定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,这一生当中他得诸佛如来威神加持,他没有丝毫疑惑。他不需要研教,不需要听经,一句弥陀他就成佛了。如果没有诸佛如来加持,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善根里头最重要是信,有信当然就有愿,有信没有愿,信是假的,不是真的;有愿必定有信,愿是什么?真愿意往生,真愿意亲近阿弥陀佛。所以他真的是万缘放下,什么杂念都没有了。福德是什么?福德是真念,是福德,真的往生了。信、解、行、证,善根是信解,福德是行证,往生就证果,就成佛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集) 2011/10/31

  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,只为一桩事情,帮助众生觉悟,把众生教好。最低的限度是不让众生堕三恶道,也就是劝导世人断恶修善,纵然不能出离轮回,他不会堕恶道。有善根的,我们能理解,一个众生在六道,时间一定很长,真的所谓是无量劫来在六道是头出头没,业障、习气都很重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2集) 2011/11/18

  所以教化比什么都重要,教是手段,目的是化,变化气质,化恶为善,化迷为悟,化凡为圣。在古时候儒家也说,读书要在变化气质,所以教化在古时候是常用,化就是看到效果、看到成就。佛菩萨除这个之外他不会到世间来,他对世间一无所求,来就是帮助有缘的众生,缘成熟了,他要来帮助他、成就他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2集) 2011/11/18

  所以这条路我们可以走得通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只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,个个成就。善根,能信、能解,这是善根;真肯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福德,无上的福德;因缘我们有了,我们具足了,我们遇到净宗、遇到这部大经,缘具足了。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?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所以极乐世界,全体,四土三辈九品,居住的环境都是华果恒芳,光明照耀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53集) 2011/11/19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