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经句:
天只有箇春夏秋冬,人只有箇仁义礼智,此四者便是那四者。所以孟子说四端犹四体,阙一不可。人若无此四者,便不足为人矣。
——《朱子语类》
开示:
我们在古书上常常看到「以道治国,以德化民」,治国平天下不离道德。什么是道?道简单的讲,道就是路,这一条路通到哪里,叫道路。在佛法里面,实在讲中国古圣先贤也是这样教给我们,一切随顺自然的,这是大道,这是正道。随顺自然,像四时的运作春夏秋冬,这不是人为的,这是自然的。凡是与自然相应的这是正道,与自然相违背的,那是邪道。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441集) 2001/10/22
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很薄,天气很热,我们随顺自然;冬天我们穿得很暖、穿得很厚,这是随顺自然。如果你背道而驰,夏天穿上皮袍,冬天穿上汗衫,那你是违背自然。人这个身体与大自然合而为一,所谓与天地合而为一,这个人健康长寿。你要不懂这个道理,违背了自然,你就把这个身体糟蹋掉了。
华严经讲述菁华(第441集) 2001/10/22
道德教育的条目很多,最基本的不外乎五常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这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素质,也就是属于良知良能。关于「仁义礼智」,孟子说: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义礼智,非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」。意思是:每个人都有同情心、羞耻心、恭敬心、明辨是非的心;同情心就是仁,羞耻心就是义,恭敬心就是礼,明辨是非的心就是智。
如何使社会安定和谐统一、世界和平2018/5/6
可见仁义礼智并不是由外界送给我们,是我本来就具有的。然而,这些人人本有的德性,很容易因外界的染污而受到蒙蔽,所以需要教育来唤醒与保持。孟子又说:「无恻隐之心,非人也;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;无辞让之心,非人也;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犹其有四体也」。
如何使社会安定和谐统一、世界和平2018/5/6
意思是:如果没有怜悯同情的心、羞耻惭愧的心、谦辞礼让的心、明辨是非善恶的心,就不能算是一个人。怜悯同情的心是仁的开端,羞耻惭愧的心是义的开端,谦辞礼让的心是礼的开端,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。一个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,就如同身上有手足四肢一样;有这四种德行,才算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。
如何使社会安定和谐统一、世界和平2018/5/6
『为仁,正是为人』,这就是为仁与做人。上面这个「为」是动词,君子求仁!学仁、求仁正是学着做人。 『不仁,便不可为人矣』。所以「仁」这个字,就是天地同根,万物一体。从「仁」这个字里面推演,就是自他不二、万物一体的意思;能为此一体者,是为之佛菩萨,是为之大仁。
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(第3集)
『作乱之本,由于好犯上。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。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』。刚才说过,孝悌是教育的根本。人跟禽兽所以不同的是人受教育,禽兽不受教育;换句话说,人要不受教育跟禽兽又有什么两样?所以大师说:「甘心为禽兽。」不懂得做人的道理,那人跟禽兽没有两样! 『若不肯作衣冠禽兽,必孝弟以为人』。不愿意作禽兽,那就要学做人;学做人就要从孝悌开始。
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(第3集)
『为人,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。故孝弟是仁义礼智之本』。我们看「仁、义、礼、智」是什么?仁道!在佛法里面讲五戒,在儒家讲五常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这是仁道。不修仁道,来生还能得人吗?得不到!人道的资格都失掉了,诸位想想还能往生吗?没那回事情的。这个事情骗人也倒罢了,不能骗自己!一个不肯骗自己的人,他一定不会骗别人。对自己都常常欺骗,自欺者,焉能不欺人?当然欺骗别人。所以我们学做人,第一个就要学着不自欺,不欺骗自己,要老老实实的去修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」。
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(第3集)
仁,爱人,爱自己,他也爱别人。义是尽义务不求报酬,欢喜帮助别人。礼是有节度,人与人之间往来都有个规矩,这个规矩是自自然然的。智,我们讲的理智。信是讲信用,人与人往来都有信用。仁义礼智信,属于道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951集) 2003/2/1
从仁义礼智信再一扩张,八德,八德两个讲法,古时候讲法是「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」,我们现在人是用「忠孝仁爱、信义和平」,我们八德路都是用这个名称。这两种说法重复四个字,把重复的去掉,十二个字,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不离开这十二个字,这就是顺着自性,这就是积功累德。念念不忘就是积功,就是积功累德,我们的思想、起心动念,我们的言语造作,必须跟它相应,中国老祖宗教我们的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54集) 2009/11/6
人人必须要遵守,这称为万物之灵。畜生没有仁义礼智信,人有,人懂得。可是今天因为人类将古圣先贤、将老祖宗的教诲疏忽了,放弃了,变成什么?自私自利,损人利己。把仁义礼智信放弃,变成不仁、不义、无礼、无智、无信。我们的身体出毛病了,我们居住的环境出毛病了,我们起心动念生烦恼,不生智慧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17集) 2013/11/25
清净平等心生智慧,智慧像大海一样,深广无际,大海比喻这个意思。我们很幸运这一生遇到佛法,从佛法这里明白这些道理。中国人讲五常,佛家讲五戒,五常跟五戒的意思相同,人道。人要修五戒、十善,来生还得人身,不会堕三途。六道里头做人的标准,五戒、十善,五戒第一个不杀生,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这五戒,真正能够一生奉行不违背,绝对不堕三恶道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17集) 2013/11/25
看视频版请复制下面链接↓直接搜索
或在手机浏览器复制粘贴打开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player/cid/923/cnum/DT-000/num/
DT-000-0329/pid/9.html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