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

七佛之师胜妙吉祥-全1集(文殊菩萨圣诞)



  经句:

  一心观礼,法王长子,七佛之师,胜妙吉祥,无垢大圣,愿共众生同生极乐,系心一佛,专称名号,即于念中,得见弥陀,一行三昧,大智宏深,文殊师利菩萨。

 ——《净修捷要》

  开示:

  文殊这个音是梵音,是梵文音译过来的,意思可以翻成胜,殊胜、微妙、第一,有这些意思在里头。师利也是梵语,文殊师利完全是梵语翻译的,师利可以翻成德、吉祥。 「《大日经》称文殊为妙吉祥」,文殊在大乘「表根本智,乃七佛之师」。七是表法的意思,表圆满具足之意。那换句话,七佛是什么?一切诸佛之师,一切诸佛之师是智慧,代表根本智。根本智现前就成佛了,是取的这个意思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420集) 2012/7/10

  实际上文殊菩萨久远劫也就成佛了,但是都是以菩萨身,跟普贤菩萨一样,成佛了不舍因地。我们看到经上只讲七佛之师,在这个地方看到了,「过去无央数诸佛,皆是文殊师利弟子」,这是佛在经上说的。 「文殊者,佛道中父母也」,在佛道、在菩萨道里面,他就像父母一样,照顾这些发心学道的修行人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91集) 2010/7/28

  这是什么?这是教我们学习的,人不要高高在上。你看学生、弟子有成就了,他做教主;老师呢?老师做他的助手、做他的下属。这都是世间一般人做不到的,为什么?贡高我慢。佛菩萨做到,谁发这个大心带头,我们大家拥护他,决定没有争执。是谁的法缘,谁做主。这个人与这个时代、这个地区的人有缘,大家都欢喜他,大家都听他的,那他有缘,我们就得拥护他。没有人争,也没有人选,也没有人推荐,完全是自然的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2集) 2012/12/10

  今天在这个地区、在这个时代,释迦牟尼佛跟大家有缘,所以诸佛如来到这里来,都是比丘的身分、声闻的身分、菩萨的身分,实际上早就成佛,在释迦牟尼佛之前,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前辈。不争,自然来了,释迦跟它有缘,我跟这个地方也有缘,我们就以释迦为教主,我们统统跑龙套,跟着他,帮助他,把教化众生的事业做圆满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2集) 2012/12/10

  这个事业的总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总的方向就是帮助他们破迷开悟,用的手段,教学。教学从哪里起?从个人做榜样做起。人要做一切人的榜样,家要做一切家庭的榜样,道场要做天下所有道场的榜样,你不能把头带错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62集) 2012/12/10

  文殊菩萨是念阿弥陀佛的,你看他老人家是智慧第一;普贤菩萨也是念阿弥陀佛的;蕅益大师在《弥陀经要解》里面告诉我们,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能成无上道,也是念阿弥陀佛的;善财童子更不必说了,善财是文殊的学生,当然也是念阿弥陀佛的。

华严开敷夜神章(第6集) 1986

  文殊七佛之师,他怎么是念佛求生净土?再仔细去检查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善财是文殊菩萨得意门生,肯定是传文殊菩萨之法的。仔细一看,五十三参第一参,参访吉祥云比丘,吉祥云比丘是修般舟三昧的,专念阿弥陀佛。那我们就知道,第一个叫先入为主,他就是修这个法门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330集) 2012/5/10

  专修念佛法门,把这个法门传给善财,善财接受了。当中这五十一参是善财求后得智,后得智是无所不知,所以他要看、他要听、他要接触。这五十一参是什么?就是现实的社会,社会上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他没有一样不清楚,没有一样不明了。

发大誓愿(第3集) 2015/4/24

  为什么?能普度众生,能契一切众生的根性,成就圆满的后得智,是这个意思。他自己呢?一句弥陀念到底。为什么?看到最后一参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就明白了。第一个老师教他念佛,最后一个老师带他到极乐世界去,可见善财童子彻始彻终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

发大誓愿(第3集) 2015/4/24

  所以人家一心不乱是怎么修成?历事链心。不是坐在家里,不出门,你就能成了一心不乱,没有这个道理,历事链心。这个参访就是接触,一接触,你的那些东西一看我都明了,我还是老实念佛。你修你的,我修我的,我绝对不会被你干扰,绝对不会被你障碍,我还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还是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五十三参真正义趣在这个地方,世出世法都不动,世出世法都清楚。清楚是慧,不动是定,一心不乱,他这么成就的。

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(第9集) 1994/7

 「系心」就是我们平常讲挂念,挂念就是一心的意思。我们不要牵挂其他的,要挂念阿弥陀佛,念念不忘阿弥陀佛,这就叫「系心一佛」。所以只念一尊佛这个最好了,我们念佛人家里供佛最好也供一尊佛,供阿弥陀佛,或者供西方三圣:阿弥陀佛、观音、势至。

势至圆通疏钞菁华(第2集) 1993/12

  你能够供一尊佛念一尊佛,所有一切佛菩萨见到都欢喜。为什么?知道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功。我们念一尊佛,就跟念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两样,就统统都念到了,所以诸佛欢喜,菩萨赞叹。你真的得念佛三昧了,浅的是功夫成片,深的是一心不乱。不要说一心不乱,到功夫成片的时候,你看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没有障碍了,所谓是「一部经通达,一切经都通达」,你智慧开了,一切经教不要学,你统统都会了,一看就明了、就会了。这是你得念佛三昧了,就是一行三昧成就了。

势至圆通疏钞菁华(第2集) 1993/12

  一切时、一切处,行住坐卧纯一直心,什么叫直心?直心是一念不生,宗门讲:「不思善,不思恶」;直心就是清净心,就是《弥陀经》讲的「一心不乱」。如果我们在一切时、一切处,你这个身体走着也好,坐着也好,站着也好,躺在床上也好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分别、不执着,这个时候就是一行三昧;心里头动个念头就错了,一行三昧就失掉了。在这个时候,你的身心跟虚空法界融合成一体,这是真正的净土,法性土现前了。

地藏经玄义(第26集) 1998/12

 「能于一佛,念念相续,即是念中,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,念一佛功德,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。」特别是念阿弥陀佛,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,一尊佛都没有漏掉。念别的佛可能还漏掉一些,念阿弥陀佛是一尊佛都不漏的。所以《弥陀经》里面讲诸佛,你看古德的注解,什么叫诸佛?诸佛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诸佛的名号,这都是劝我们要一心系念。

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(第14集) 1988/7


https://new.jingzong.org/web/video/

player/cid/923/cnum/DT-000/num/

DT-000-0328/pid/9.html#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