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音宣流

天上天下,唯我为尊-全1集 真金色身 无生无灭-全1集



天上天下,唯我为尊-全1集

  经句:

  天上天下,唯我为尊;三界皆苦,吾当安之。

 ——释迦牟尼佛

  开示:

  佛的示现,他生下来就走了七步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「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」,然后就示现跟一个普通的婴儿一样。这就是生下来一个瑞相,跟一般的婴儿不相同,这是经上都有记载的。因此,有些人看到这个记载,就认为佛教非常狂妄、非常自大,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说这些话的人,实在讲对于佛法确实是断章取义,他没有把前后经文多看几遍。世尊在此地讲的「我」,不是我们凡夫概念当中的我,凡夫所执着这个我这是错误的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3集) 1996/4

 《金刚经》上讲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」都不可以执着,哪里能够说是唯我独尊?所以,这个我不是世间人执着的我。 「我」是什么?这个「我」就是真我,我们这个身现是假我,不但身是假的,能够思惟、想像的,那是意识心,那不是真心,都不是真的。真的我,离开这一切虚妄之后,确实有常乐我净,佛法里面讲的叫四净德,常乐我净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3集) 1996/4

 「常」是永恒不变,这真常,永恒不变;「乐」是离一切苦厄;「我」是得大自在,「我」是自在的意思;「净」是身心清净一尘不染。显示在哪里?法身,法身具这四净德;般若,般若是智慧,也具足这四净德;解脱,法身、般若、解脱都有这四种净德,常乐我净。由此可知,这个我就是指的真如本性,这是真我,禅宗里面所谓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。佛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,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才是我,才是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所以,它不是我们凡夫概念当中执着的那个我,把意思搞错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3集) 1996/4

 『三有』就是指的三界,三界为什么称之为三有?所谓欲界有、色界有、无色界有,「有」的意思,它有业因、有果报,没有办法离开业因果报,所以称之为三有。既有业因果报,当然就不能避免苦的感受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欲界,这三种苦统统具足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在色界天,色界有形色,因为他能够将烦恼伏住,他有定功的力量,伏住烦恼;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五欲,财色名食睡,这个意念他不会生起,伏住。因此,他没有苦苦,但他有坏苦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他的定力还是有时间性,虽然时间长,到时候他的定会失掉,失掉之后,他苦的感受就会现前。所以在色界,他有坏苦、有行苦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6集) 1996/4

  三界最高的无色界天,我们也常讲作四空天,这是世间高级的凡夫。无色界,他不要身体的形状,我们现在一般人称为灵界,灵的世界。他没有身体,他也不需要居住的房舍,这个东西,有身体才需要它,没有身体当然就不需要,因此他坏苦也没有。我们有身体,身体会坏,有生老病死,有居住的房子,房子也会坏,他这些都没有,因此他坏苦也没有了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6集) 1996/4

  虽没有坏苦,但是他有行苦,行苦是什么意思?就是他这个境界不能永远保持,如果永远保持,他的问题就解决了,他不能永远保持。他的寿命最长,也就是说他定功最深,佛在经上讲,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寿命八万大劫,的确是很长的时间。八万大劫实在说,还是一个有限的时间,八万大劫到了,他的定力失掉,失掉之后,他的烦恼又起现行。所以种种苦他还是要感受的。因此,佛告诉我们三界皆苦,不过愈往上去,他苦受愈少,这是真的,愈往下,苦难就愈多。这是三界的状况,佛在经上讲「三界统苦」。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(第36集) 1996/4

  佛是要出离三界,要了生死,要出轮回,这是佛法。误会了,把天道当作究竟,大错特错!学佛同学不能不知道。真知道、假知道从哪里看?从放下看。你放下多少你知道多少,你没有放下你完全不知道。从哪里放起?从身。真正放下的人,不计较身心烦恼,不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,这真放下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365集) 2016/8/17

  佛是师道,以师道的身分出现在世间,所以佛教是教育,跟我们一般人讲的宗教性质完全不相同,它是教学。你看它的历史,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庭,出去求学,三十岁开悟,开悟之后就展开教学,七十九岁圆寂。四十九年之间他没有一天休过假,为我们示现精进不懈。他的精进是帮助别人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4集) 2011/7/25

  十九岁出家,放下了烦恼障。他是王子,太子的身分,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;放弃王位,放弃宫廷里面的生活,富裕的生活,出去求学,过苦行僧的生活,这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,一般人所求的是名闻利养、荣华富贵,他把这些东西都丢掉了。为什么?那是烦恼,你想得到它可以,你要付出很大的代价。他的示现让我们去认真反省,这是不值得的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4集) 2011/7/25

  他开悟是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,那叫所知障,他要求真智慧,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他要求这个。回过头来从自性求,不从外面求,如愿以偿,真得到了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这种示现告诉我们,他能做到,每个人都能做到。所以他肯定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你为什么成不了佛?就是你烦恼障跟所知障放不下,你成不了,你真肯放下就成了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14集) 2011/7/25

  所以,佛法修证没有别的,就是教你放下,放下便是,放下就是。在一切诸法、一切众生之中,佛全放下了,究竟放下了,所以他的智慧究竟圆满,福德究竟圆满,他能帮助那些没有放下的人,显出他比没有放下的人高明。如果我们都放下了,跟佛是一般的,没有丝毫差别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50集) 2013/12/21


真金色身 无生无灭-全1集


  经句:

  初夏清和四月时,九龙喷水沐婴儿,乐邦化主无生灭,只把黄金铸面皮。

  ——《怀净土》中峰禅师  

  开示:

  西方极乐世界无量的依正庄严,都是阿弥陀佛本愿与五劫修行功德之成就,自然显现出西方极乐世界。你说极乐世界从哪来的?阿弥陀佛从哪来?本愿功德之所成就。你看到极乐世界的依报,就是环境,一切环境里面都是如来果地上妙德的流露。树如是,八功德水如是,众宝庄严如是,没有一样不如是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7集) 2012/4/17  

  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人,在莲花里面就产生了变化,自自然然的变化。莲花一开,出来的时候,跟阿弥陀佛、跟一切大众身相圆满没有两样,化生。没有看到像极乐世界有小孩慢慢长大,不是的,全部都是化生。从莲花一出来,跟大众完全一样,相貌相同,皆是金刚不坏身,经典里面讲的紫磨真金色身,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7集) 2012/4/17  

  『十方世界,所有众生,令生我剎,皆具紫磨真金色身』,是为第三身悉金色愿,这是弥陀第三愿。「生彼土者,身皆紫磨真金之色。真金色者,盖为如来之身色。善导大师曰:诸佛欲显常住不变之相,是故现黄金色。」在我们这个世间,金属里头,五金,银铜铁锡都容易氧化,它的色就变了,只有黄金不变,它不会被氧化,无论放在什么地方它颜色不变,所以被世间人看为尊贵。所以金里头含的一个很重要的意思,就是它永远不变。善导大师把这个意思说出来了,真金色是如来的身色,永远不变的身色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40集) 2012/1/15  

  我们人会老化,有生老病死,这身体天天都在变,他不变,所以金色代表不变。中国佛门谚语有所谓「菩萨菩萨,年年十八」,人欢喜!能不能做到?能,永远快乐。为什么?古人说的「忧能使人老」,佛给我们讲的「相由心生」,为什么?你过去没有念老、没有想老,现在常常想老,我是老人,要有老人的待遇,老人的健康,老人的保健,他想老,所以他就老了。你要是不想这些,他就不老。所以第三愿,这是证果成佛了,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成佛,成佛才有紫磨真金色身,不成佛的时候没有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70集) 2015/1/24  

  阿弥陀佛五劫修行,考察十方一切诸佛剎土,看到许许多多像我们六道轮回人取的这个身,这身不好,这个身不清净,这个身剎那剎那在起变化,很脆弱。他发了个愿,愿一切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,身体跟佛一样。佛是无量劫功德成就之身,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很多是三恶道去的,哪有这么大的福德!功德没有,福德也没有。蚂蚁往生到极乐世界,身跟弥陀身一样,相跟弥陀相一样,这个我们无法想象。这什么原因?阿弥陀佛的本愿,这个愿不兑现他不成佛。以他的愿力、以他的念力、以他的功德来加持,我们有理由相信。理由是什么?理由是念力,念力不可思议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176集) 2013/2/12  

 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紫磨真金色身。这是十方世界没听说的,完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弥陀对众生的恩德太大了,众生怎么报?好好念佛,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报佛恩,只有这个方法能报。我们要全心全意把佛法介绍给大家,特别是这个法门,为什么?这个法门你能成就,保证你能成就。
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170集) 2015/1/24  

  极乐世界跟我们世界不一样,我们这个世界有生有灭,极乐世界是无生无灭。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」,所以在那个地方看不到这个现象,看到它生,看到它长大,看到它枯死,这个现象完全看不到。我们知道这桩事情、肯定这桩事情,这不是假的,许许多多的道理都在我们面前,只要你细心都能体会到,在极乐世界都变成事实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95集) 2012/4/16  

  『无生无灭,非过现未来』,过是过去,现在、未来,叫三世,他没有生灭,所以他没有过去现在未来。如《涅槃经》说,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」。这个四句话所说的是诸法实相,真相。诸行无常,行这个字包括什么?包括今天讲的频率、振动,这是科学家所说的,整个宇宙所有的现象都离不开振动的频率。所以今天科学家认为,整个宇宙就像一根弦一样,弹琴的弦,琴拨动之后它就振动,它就发音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45集) 2012/3/15  

  诸行无常,因为行动,这个动它有生有灭,是生灭法。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,我们看这根弦,它振动,由强而弱,由弱最后到不动;不动的时候就生灭灭已,寂灭就现前,寂灭是不动,清净不动,在弹琴这个弦上非常容易观察到。我们今天都在这个行当中,修行、修心、修身都在行当中,到极乐世界还得再修。那个频率愈来愈低,最后到不动,不动就回常寂光,还有一点点微细的动都留在实报土。完全不动了就回常寂光,回常寂光就回归自性,跟自性融成一片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45集) 2012/3/15  

  诸佛如来都在常寂光中,没有形相、没有念头,融成一片。我们去想这个境界,跟一切诸佛如来完全融成一片,身心都融成一片,没有任何现象,没有物质现象,没有念头波动现象,都没有。这叫常寂光,这叫自性,这叫真如,这叫第一义,这叫法性,也叫法界,究竟圆满觉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45集) 2012/3/15  

  「非去来今」,这句话说的根本没有时间,时间是个抽象概念,不是真的。「正显三世古今不离于当念」,这一句是大乘经里头常说的,这是真话。三世古今都是讲的时间,在哪里?就是现在一念。现在一念你掌握不到,弥勒菩萨说得好,他说「念识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。你没办法抓住,你也无法保持,你找不到它的,告诉你全是假的。这意思是什么?意思就是劝你放下,你不放下你错了,没有一法是真的。如果说真的,就告诉你,那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。它真在哪里?它能够帮助你回到真,转妄成真,这一句弥陀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245集) 2012/3/15
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