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菩提心简单的说是真正的觉悟,真觉悟决定不自欺,决定不欺人。不自欺,不再被妄想分别执着、自私自利、贪瞋痴慢,这些念头欺骗;不欺人,绝对不会被外面一切人事物境界所诱惑。也就是经典里面常讲,「内断烦恼,外破执着」,内外清净,这是菩提心的现象。然后生起大慈大悲,虽然关怀一切众生,爱护一切众生,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,心地永远是清净,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」,三轮体空,不着相;着相修慈悲心是凡夫,不是圣人。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。
早餐开示1998/8/8
菩提心就是大慈悲心。菩提心落实,表现在事相上,就是无条件的爱心,爱一切众生胜过自己,我们要认识清楚。这个心显示不出来,菩提心没有发,发菩提心不是在嘴皮上的。我们从经论当中理解佛所说的,菩提心的体是真诚,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讲的至诚心,真诚到极处。什么叫真诚?不欺骗自己,不欺骗众生,这真诚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01集) 2000/10/7
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,真的觉悟了。觉悟什么?觉悟到人「生一定有死」,觉悟到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有轮回,觉悟到依照佛陀讲的理论方法去修学,决定可以超越六道轮回,可以作佛、作菩萨,你真正觉悟到了。佛跟我们讲六道、讲十法界,这里面的业因果报都能够明白、都能够信受,然后依照佛讲的道理方法去做,这个问题都能得到解决。这一种觉悟的心与菩提心就相应,总算是你觉悟了。
善财童子参学报告(第3集) 1998/5
世出世间的真相世间人不明了,所以世间人有妄想分别执着,忧苦无量。这么多的苦恼,根源都是迷失事实真相,如果对事实真相彻底明了,这些忧悲苦恼统统没有了。佛救度一切众生真的是从根救起。
本是同体何分自他1997/12/11
你真正有高度的警觉,不被世间名闻利养、财色名食所迷惑,这就是高度的警觉心,这就是菩提心。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所有的现象都是虚妄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正如经上所说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什么是真实的?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只有这个事情是真实的。
大乘无量寿经菁华(第3集) 1998/7
我们今天要干的、要学的,就是要破妄想分别执着,你有这个念头,你就真正发了菩提心。为什么?求觉悟的心,觉悟就是菩提,我真的求觉悟。真求觉悟,就要把所有障碍觉悟的东西舍弃。妄想障碍觉悟,不打妄想了,所有一切想都是虚妄的,想它干什么?分别障碍觉悟,不再分别了,万法皆空,了不可得,你分别它干什么?再也不执着了。为什么?不可得,你还要执着吗?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怎么过日子?随缘。普贤菩萨教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个日子过得多幸福,多美满,多快乐,多么自在!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95集) 1999/9/15
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给我们做榜样,那就是事要做,要帮助一切众生,但是人家是随缘妙用。随缘是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;妙用是不着相,丝毫不沾染,心地清净,没有受到一丝毫干扰,这叫妙用。对于宇宙万法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度众生有没有度众生念头?没有,真没有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86集) 2011/4/28
离相发心,不能着相,着就是心里的执着,不是没有这些事,不是叫你把事离开。心里不要牵挂忧虑这些事,这叫离相,离相是心里头不着相,不是叫你躲避现实,那就错了。心里头不着相,我们现在的话说,心里没有忧虑,没有牵挂,永远保持心地清净,是这个意思。发心呢,发心就是持戒修福,持戒修福就是帮助一切众生。而帮助一切众生是有一个目标的,有个永恒不变的目标,帮助一切众生也觉悟,帮助一切众生个个圆满成佛,这就是大菩提心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10集) 1995/2
章嘉大师早年教我,学佛就是两个字,看破、放下。看破、放下没有止境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不能够改变,看破帮助你放下,放下帮助你看破。看破是什么?明白了,理事都明白了。放下?不要放在心上,这叫放下。不是事情不做了,事情要照做;事情照做,于你的清净心没有妨碍,你不放在心上。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这两句话大乘经上讲的,我们常常听说。无作是说心,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作是帮助一切众生。
二〇一四净土大经科注(第275集) 2015/11/6
蕅益大师给我们解释,什么叫无上菩提心,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,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,这两个有字重要!一心向往求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这就是无上菩提心,这叫真信切愿,然后一向专念。 《无量寿经》上教给我们,一个方向西方,一个目标极乐世界,只为一桩事就亲近阿弥陀佛,什么都不求,什么都放下了。
净土大经科注(第432集) 2012/7/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