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转烦恼成菩提-第1182集



  法语:

  「烦恼即菩提」,迷的时候是烦恼,悟的时候是智慧,所以烦恼都不怕,转过来是无量智慧。怎么转法?譬如做小偷的,他有很多坏点子、坏主意、坏的手段。他一旦觉悟了,转过头来,专门抓小偷。所以在一念之间,烦恼转过来就是无量智慧。

  节录:

  「烦恼即菩提」,烦恼是迷,菩提是觉;我们一般人把这个看作两桩事情;这句话的意思就是:不觉跟觉是一不是二,这是入不二法门。这些话很难懂,而且很容易把意思会错了。如果能够正确的体会,非常有受用,在日常生活当中,确确实实去做转烦恼成菩提的功夫。菩提是智慧,迷的时候是烦恼,悟的时候是智慧,所以烦恼都不怕,转过来是无量智慧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123集) 1995/5

  烦恼转成菩提,怎么转法?譬如做小偷的,做小偷也很聪明,他不聪明他偷不到东西。他有很多坏点子、坏主意、坏的手段。他一旦觉悟了,知道这个是不好、不道德的事情;转过头来,他就当警察,专门抓小偷。他那一套东西都会了,那不就是转成智慧了吗?所以在一念之间,烦恼转过来就是无量智慧。所以不要怕烦恼多,烦恼多,换句话说,转过来之后你的智慧就多,要会转才行;也就是一个用在错误的地方,一个用在正当的地方,用在正当的地方就叫做菩提,用在错误地方那是犯罪,造作罪业,那个错误了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123集) 1995/5

  烦恼无边,觉悟了烦恼就变成菩提,迷了菩提就变成烦恼,一桩事情。像水跟波一样,平的时候叫它做水,起波浪的时候叫它做波,波就是水,水就是波,是一不是二,两种不同的状态、不同的作用。我们现在迷了起波浪,变成波,用什么方法让它再恢复原状?要定,定是不动。放下,心就定了,心愈定智慧就愈增长,心不定,没智慧。研究佛经是知识,不是智慧,孔子所谓是「记问之学」,你记得很多,你了解得不少,你得不到定,得不到定就得不到真正的受用,当然你智慧不能开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18集) 2012/1/3

  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,一切佛都这么讲,「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」,你真的搞清楚,你就会非常重视戒律。为什么?它是开智慧的第一道门槛,你第一道没走进来,后头没指望,只是在门外望望而已,里面的真相不知道;你看到是局部的,不是全体的,你看到的是表层的,不是深入的,这个道理总要懂。定是什么?住心一处,不管住在哪一处都行,经上常讲无量三昧,不一定住在哪一处。念佛人绝大多数把心住在佛号上,这叫念佛三昧,得定了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18集) 2012/1/3

  我这个心住在《无量寿经》上也行,也得念佛三昧。当然住在这一部佛经,不如住在「南无阿弥陀佛」六字洪名,为什么?经很大,名只有一句。现在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念头愈集中力量愈大,愈集中是名号,所以受持名号比受持《无量寿经》厉害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我们今天学习,问题实在说都不在外面,问题在自己,我们这句名号没念得好,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。什么原因?信心不定,信心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18集) 2012/1/3

  怎么样把它转过来?知道一切法的真相,就转过来了。换句话说,我们迷的是什么?迷的是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相不知道,迷了。真相是什么? 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很好,一切法都是空的,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相,现象,现代科学把所有现象归纳为三大类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三大类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没有例外的,自然现象也是虚妄的。从哪里来的?从心想生,是从妄念上生的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91集) 2013/8/12

  妄念就生烦恼,正念就生智慧,正念是了解真相,认识真相,了解、认识一切现相是虚妄的,肯定就不着相了。对于所有现相,我们一般讲,没有占有的念头,没有控制的念头,没有支配的念头。这都是人的欲望,想占有,据为己有,想控制它,想支配它,人有这些欲望。这些欲望错的,他不了解事实真相,为什么?这一切现相都不可得,真的不可得。为什么?它们没有一样不是刹那生灭。刹那,说的时间还太长,《楞严》上佛讲得好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生它就灭了。
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391集) 2013/8/12

  凡事都有因果,你的业力定的,是你自己造作的。过去我们在迷没觉悟,所以想错了、看错了、做错了。现在学佛明白了,明白就要回头,回头是岸,我不能再做错。虽然心里想回头,不想做错,可是总是回不了头来,还是继续做错,做错又后悔,这都是不懂方法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18集) 2012/1/3

  后悔有什么用?后悔无济于事,只是烦恼里又加一层烦恼。那怎么办?念阿弥陀佛,别后悔。后悔是错误的,念阿弥陀佛是对的。为什么?阿弥陀佛念熟了,业障自然消,真的不是假的,烦恼自然不见。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、不要消业障,一句阿弥陀佛就全部都代替了,成就你念佛的功德,成就往生的功德,业障自然消,烦恼自然断。这个法门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!不能不知道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遇到了不要轻易放过。

净土大经科注(第118集) 2012/1/3

  要换心,心怎么换法?换成阿弥陀佛,我心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。换句话说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一扫而光,这叫什么?这叫道共戒。阿弥陀佛,那什么戒律都圆满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没别的东西。一心就求生净土,这就对了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这样的发心,蕅益大师在《弥陀经要解》里面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,讲得好。
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160集) 2010/10/8

  用一句阿弥陀佛把所有的念头都化开,这就是古人教人的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。如果你觉悟得迟,你就随着你这个邪念走了,那就造业。所以第一个念头起来,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,要养成这样的习惯,这叫真念佛,真管用。 《金刚经》上佛说「降伏其心」,我们用一句佛号比什么方法都殊胜。只要这一句佛号念得熟,时时刻刻能提得起,这端身正念。

无量寿经菁华(第12集) 2009/12/30

  把贪瞋痴转变成戒定慧,念头一转就行了,业障统统消除了。怎么转法?实在讲,最殊胜、最巧妙、最稳当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,把这个心完全转成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具足戒定慧了。这个要常念,要认真的念,猛念!念头才转得过来。这一不念,贪瞋痴又起来了,就是习气烦恼太重,所以要认真努力的去念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78集) 1984/12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