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师父说

为我就是恶,为人就是善-第411集



  佛门里面常讲到迷悟、善恶的标准,有很多人没搞清楚。佛法里面讲善恶的标准,凡是为我都是恶的,凡是念念为众生那就是善的。为什么为我就是恶的?佛法要破我执。你起心动念,「我」摆在这个地方,你哪一天才能够脱离轮回?诸位要知道,只要有「我」这个念头在,你就出不了三界,六道轮回你永远不能超越,你有「我」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123集) 1995/5

  所以佛教给我们,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着想,不要想自己,这是大乘的修学纲领。起心动念都想到众生,慢慢把我就淡掉了。为一切众生,我是众生之一,一切众生都好,那我也不会坏到哪里去,念念为一切众生。善恶标准是这么订的,迷悟标准也在此地,起心动念执着我就迷了。所以,第一个就是要破我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123集) 1995/5

  先从「我所」下手。先把我所放下,比较容易。 「我所」是我所有的,所谓身外之物,先把身外之物能看破、能放下,能够淡一点,这就是讲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是我们所享受的。先学,学什么?我自己有多余的,我能够把它放下。我吃得饱穿得暖,我有一栋房子可以遮避风雨,再有多的,把它舍掉、放下,我所有的,我所放下。再进一步,「我」也能放下。从身外之物到头目脑髓,从外财到内财,没有一样不能舍,没有一样不看破的。那就是破我执、破法执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10集) 1984/12 

  佛叫你起心动念,不要再想「我」。不想我怎么办?想众生。念头转变,观念转变一下,我不再想我,我想众生。我一吃饭,想到众生有没有饭吃;我一穿衣,想到众生有没有衣穿。时时刻刻、点点滴滴想众生,这个样子我执慢慢就淡了、就化掉了,这是善,这个是好事。发心为一切众生,就是降伏我相,就是把我扩大,大而化之,用这个方法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10集) 1995/5

  什么是恶、什么是善?在佛法里面讲善恶的定义,最低的限度,凡是能够利益众生的这就是善,凡是利益自己的就是恶。我们初学的人听了,听前面一句会点头,这个没有问题;听后面这一句是不甘心,对我自己有好处的都是恶,那对自己没有好处,我还学什么?佛为什么要这样定法?要知道佛法的深义,佛法的目的是教你明心见性,是教你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无量寿经(二次宣讲)(第36集) 1990/4

  佛告诉我们:「我」这个念头就是六道轮回的根本,只要有这个念头,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?就从我见、我相来的,这是根。起心动念是个「我」,你就增长我执,我执还是牢牢的抓住,愈抓愈紧,你怎么出得了三界?你修菩萨道,修六度万行,也出不了三界,念阿弥陀佛也不能往生,什么原因?我执执住了!这个东西就是三界六道,是坚固的枷锁,这是恶。

金刚般若研习报告(第10集) 1995/5

  因为有我这个执着,就变现六道轮回的境界,所以六道、十法界也不是真的。佛经里头所谓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六道有相,十法界有相,这些相都是虚妄的,都不是真实的。这个现象怎么来的?就是因为从我执变现出来的。如果你哪一天要证得无我,那就恭喜你;无我,给诸位说,六道就没有了。譬如你在作梦,几时证到无我,你就从梦中醒悟过来,这一醒过来梦境就没有了。只要你还执着有个我、有我所,你依旧在作梦,你没有醒过来。

大乘无量寿经(第36集) 1998/12/19

  念佛法门用一句名号,这句名号是声声提醒自己,我们在境界里面才有分别(计名字就是分别),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自己唤醒。南无阿弥陀佛,意思是无量觉,觉心里面没有计名字相,没有执取相,迷惑才有!希望我们在迷的时候,赶紧一句佛号把自己喊回头,这就是回来,「就路还家」,这个佛号念了才有用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8集) 1984/12

  念佛人在日常生活里面,分别、执着的心一天比一天淡薄,这个境界就好,功夫就有进步。一天比一天看得淡,看得淡就是看破,一天比一天能放得下,这样佛号就念得得力,有相当的力量,我执自然破除。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18集) 1984/12
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
扫码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