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如果我们帮助别人,心马上就乱了,那就乖乖的在家里念佛,这个不为过,因为还没有能力帮助别人。什么时候有能力?接触外面大众,心不为境界转了。没有这个功夫,先修自己的,先求自成就,自行而后再化他。
节录:
『慈心专一』,「慈心」是对众生、对大众,一定要大慈大悲,要能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,拔苦与乐!今天举世之人,最苦的是什么,我们要知道。最苦的是迷惑无知!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,不清楚不明白,想错了、看错了、说错了、做错了,还要希求福报,这是最苦!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
我们这一生当中,真的是很幸运能闻到佛法,闻了佛法之后,佛门常讲: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」这是我们的责任,是我们分内应该去做的。怎样报恩?怎样拯救三途苦?这个三途苦,不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;他已经变成畜生、已经作了鬼了、堕入地狱了,我们有什么能力救他?没有能力。这个「下济三途苦」,是叫我们看现代的人,造了这个业因,但还没有堕落下去的,我们可以帮他忙;已经堕下去,就没法子了。说实话,已经堕落下去了,地藏菩萨去度他都困难,何况是我们。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
哪些是造三途苦的人?贪心重的人,来生就是鬼道去了;瞋恚心重的人,瞋恚堕地狱;愚痴重的人,愚痴是黑白不分,邪正、善恶他都搞不清楚,往往都颠倒了,这叫愚痴,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。换句话说,看看眼前大众,贪、瞋、痴很重的人,就是三途众生。 「下济三途苦」就是要帮助他们,尽心尽力去帮他忙,去提醒他,让他自己觉悟,让他回头,这就对了。我们要认真去做,这个是大慈悲心。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
「专一」是对自己说的,「一」就是净宗里面讲的「一心不乱」。不但平常自己修行是以「一心不乱」为宗旨,就是一切时、一切处,我们帮助一切大众,我们这个心也不能乱,还是在一心不乱里面,行大慈悲,报恩度苦,那就对了。如果我们帮助别人,这个心马上就乱了,那你就乖乖的在家里念佛,不要去帮助别人,这个不为过。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
为什么?你一帮助别人,你的心就随着境界转了,说老实话,你今天没有能力帮助别人。什么时候有能力?我接触外面大众,心不为境界转了。像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你要能转境界,不要被境界所转,才有能力帮助别人;没有这个功夫,先修自己的,先求自成就,自行而后再化他,这个很重要。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
菩萨有的发大心,自己还没有度,先度别人,那也是自己心地专一,不为境界所转,才可以帮助别人。自己未度是没有成佛,但是成罗汉、成菩萨他有余,他成不了佛就是了,是这样的人。决不是自己随着境界转变,那样帮助别人,自己还要堕三途,这个错误了。所以经典里面的话,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能够错解经义。
无量寿经菁华(第6集) 1993/8
别人的事情是别人的,我们管不了,要管别人的事情,那自己非堕落不可。我堕落了真能帮助那个人成佛,帮助那个人往生,这个堕落有价值,像地藏王菩萨一样,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!那个入地狱有价值。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,那个人也堕地狱,你也堕地狱,这很可怜,这就不值得。所以一定要有智慧,一定要有方便。众生,看他能开导的开导他,不能开导他的,先自救要紧。
无量寿经(第58集) 1987
自己得度之后,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倒驾慈航,再去度人,那是菩萨再来,那就不要紧了。现在是凡夫,说老实话,度不了自己,也度不了别人,想帮助别人往往帮了倒忙,这是自己总得要晓得的,原因就是自己的心不清净。所以你看西方极乐世界,到那个地方还是把清净心摆在第一位,你才晓得清净心是多么重要。诸位要牢牢记住,要想心清净,就念阿弥陀佛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心一定就清净,这是所有一切法门里面无比殊胜。
无量寿经(第58集) 1987
我们现在想想,我们行不行?我们六根对六尘境界会不会起心动念?如果还会起心动念,那你就是具缚凡夫,你要想度苦难的众生,那你小心,怕的是自身难保。所以度众生一定要有相当的定力,要有忍力,不然没有不堕落的,这是真话。堕落在名闻利养里头就太多太多了,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警惕自己的。所以我们要发心求生净土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59集) 1984/12
我们讲度众生,度众生是谈不上,哪有资格讲度众生这个话呢?我们帮助别人修这个法门,是附带的,自己求生是主要的,宾主要分清楚。等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见到阿弥陀佛,悟无生法忍,这个时候倒驾慈航回到娑婆世界,那是以度众生为主,自修为其次。现在是以自度为主,度他是附带的。所以宾主不能够颠倒,本末次第一定要认得清清楚楚。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(第59集) 1984/12
慈悲就是原谅别人、爱护别人,不要去责备别人,要好好的教他。教,自己要带头。教的人自己没有做到,别人不会相信。你自己真正做到了,别人对你有信心,才肯跟你学。所以教人先教自己,我们要救人,先救自己。救社会,救世界,还是从救自己开始。自己没有提升到,到圣不敢说,至少要提升到贤人君子的境界,这是可以做得到的。佛的地位我们提不到,菩萨可以做到。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,前面十个阶级是不难做到的,所以一定要自己发愤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551集) 2011/8/21
诸佛如来没有不全心全力去行布施,去帮助一切众生的,而一切诸佛菩萨无不是从初发心就认真努力去做,这个事情没有例外。我们今天初发心,也要走诸佛菩萨这条道路,要福慧双修。这个经上总纲领、总原则,「应无所住」就是智慧,「而生其心」就是福德。生心生什么心?生行布施的心,行救度一切众生的心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27集) 1995/2
救度一切众生,这句话可不能够误会,不要以为众生,不是自己,那就错了,自己是头一个要救度的众生。你救度一切众生,把自己忘掉了,好了,说老实话,自己不能救自己,你也救不了众生,必须先救自己你才能救得了众生。诸佛菩萨表现给我们的样子,就是先度自己,你们看虚云老和尚、看印光法师,你就能看出来,这是我们近代的好榜样。先度自己这个众生,然后才度一切众生,度一切众生,人家才肯相信。
金刚经讲义节要(第27集) 1995/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