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法语:
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凡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众生,上从等觉菩萨,下到地狱众生,每个人都要修「普贤大士之德」。普贤大士之德就是十大愿王,念佛人一定要修普贤十愿。
节录:
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凡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些众生,上从等觉菩萨,下到地狱众生,这个法门是九界普度,每一个人都要修『普贤大士之德』。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?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十大愿王,这个重要。十大愿王,我们学佛的同修每一位也知道重要,怎么知道重要?你早晚课诵里头都念,一者礼敬诸佛,二者称赞如来,你念就晓得这是重要的事情。但是虽然念,没去照做,这个不行,念了要照做,这个要紧。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修普贤十愿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十大愿王非常重要,这也就是古德把《华严经·普贤行愿品》合在净土三经后面,编成净土五经的道理。可见得净土宗的大德对于这个非常重视,我们现在读的是净土五经。十大愿王在此地略为跟诸位说一说。第一个是「礼敬诸佛」。诸位要知道,你说我们学佛修行,修行跟诸位讲过是修正行为,修正行为要从哪里修起?要从礼敬修起,不但佛法教给我们从礼敬修起,孔老夫子教学,也是从礼敬修起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孔老夫子讲「毋不敬」,就是没有一样不恭敬,一切恭敬;十大愿王里面跟我们讲「礼敬诸佛」,诸佛就是一切的意思,佛在《华严经》、《圆觉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你看到十大愿王礼敬诸佛,你看到佛像会拜,你看到人就没有礼貌,你有没有修这条?没修。因为你对一切众生没有恭敬。应当怎么修法?对待一切众生像对待佛一样的恭敬,这叫做普贤愿王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为什么要修礼敬?佛与众生的差别,就是佛的自性开发了,自性的智慧功德完全显露。而我们众生自性的大门是关着的,好像宝库,库门是关闭的,没有打开,宝藏在里面透不出来,生佛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。除这个之外,一律平等,佛有多少智慧德行,我们也有,我们跟佛没有两样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要如何把我们智慧德能的宝藏的门打开?用什么方法打开?就是礼敬。礼敬是开发我们心地法门宝藏的一把钥匙,你看重不重要!所以,佛不是勉强我们,你一定要怎么恭敬,不是的。恭敬不是对别人有好处,是对自己有好处,把自己本性功德宝藏的法门打开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孔老夫子知道,他也是用这把钥匙打开宝藏库门,佛知道,也是用礼敬诸佛。我们因为不知道这个事实的真相,所以佛菩萨教我们修礼敬,「我为什么要恭敬他?」好像恭敬与我不相干,而是对人的。殊不知道,恭敬对自己的关系太密切了,对人倒没有什么大关系。因为我恭敬他,他不会破迷开悟,他宝藏的门打不开,可是我的开了,这个道理要晓得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我们自己学佛,没有懂得这个道理之前,我们对人不恭敬,就是对人恭敬也是表面上的,而且有等级、有差别的。这个人值得我恭敬,我恭敬他;不值得,我瞧不起他。以后明白佛法的道理,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误。自己学佛,为什么经都看不懂?智慧没开。智慧为什么不开?没有钥匙开。钥匙就是礼敬,礼敬的钥匙没有,丢掉了。所以,了解事实真相非常重要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普贤法门是平等法、是清净法,如果我们在一切众生要起了差别心,这是佛我要恭敬;那是菩萨,我也要恭敬;这是人,我就不要恭敬;那是坏人,我更不要理他,那就大错特错。一定要用平等心、清净心、恭敬心对人对事对物。为什么连人事物都包括? 《华严》上说的,桌子善知识,板凳善知识,香炉善知识,蜡台善知识,没有一样不是善知识。
无量寿经(第3集) 1989/4
所以我们用什么来庄严佛净土?用清净心、用慈悲心,那真的庄严。我们现在常常劝勉同学们,「真诚心,清净心,平等心,正觉心,慈悲心」,这个心是真正庄严佛净土,这个心与菩提心相应,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相应,与文殊菩萨十波罗蜜相应。要不要花钱?不需要!真实功德。功是功夫,断恶修善的功夫。把自己心里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断掉,这是功夫。过去我遇到自己的冤家对头会起瞋恨,现在见到冤家对头合掌欢喜,这是功夫、功德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07集) 2002/5/11
功是在哪里?恶断掉了。以前看到曾经毁谤我的人、曾经陷害我的人,我瞋恨报复那个念头没有了,这是功。现在看到用清净心看他,用感恩的心看他,这是德。佛眼看世间所有一切众生都成佛了,善人眼看世间所有人都是善人,恶人眼看世间所有人都是恶人,「境缘无好丑」,外面的境界真的是平等的。为什么会有不平等?不平等是自己的心不平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07集) 2002/5/11
佛在经上讲得太多太多了,我们如何把虚伪的心转变成真诚的心,这叫功德。虚伪离开,那是功夫;真诚心现前,这是德、功德。把染污的心舍掉,是功;清净心现前,是德。贡高我慢、轻视别人的这个念头舍掉,这是功;平等心现前,是德。把迷于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这个念头舍掉,这是功;正觉现前,这是德。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舍掉,那是功、功夫;大慈悲的心现前,这是德。什么叫做功德,我们一定要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天天修功,天天进德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07集) 2002/5/11
所以断恶是功夫,进善是德。在哪里修?起心动念之处、言语造作之时。你要会修,所在之处就是如来道场,「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」。庄严佛国土,不一定是很大的建筑,旷野之中、蛮荒之地,你所在的地方都是佛净土、都是佛道场,这是真的,佛在经论里头处处告诉我们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07集) 2002/5/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