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我们现在功夫就在放下。功夫不是在每天念多少佛,念多少经,磕多少大头,不是这个事情,功夫在放下。因为放下之后,你是用真心,真诚心念佛,那个一句佛号非常管用,一句佛号,就跟阿弥陀佛连上线了。没有放下的人,怎么念接不上,好像电信中断,总是接不上。印祖说一分诚敬,那就是一分的接通,十分诚敬那是圆满的接通。放下,真诚心才现前,放不下,真诚心不能现前。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,要把它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功夫就得力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306集) 2011/2/27
我们今天要改的是什么?要修的是什么?把自私放下,慈悲心就现出来了;愚痴放下,智慧就生;贡高我慢放下,平等心现前;一切染污放下,七情五欲放下,清净心现前;一切虚假放下,真诚心现前。这个人叫真修行,都在处事待人接物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766集) 2002/7/12
佛法知难行易,我体会到了,行真的不难,知太难了。就是因为知难,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知难!行太容易了。行就是放下,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就转凡成圣了。放下虚伪,马上你真诚心现前;放下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清净心现前;放下贡高我慢,平等心现前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810集) 2002/8/4
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放下分别执着;放下占有的念头,放下控制的念头,放下支配的念头,这是现前要做的,然后再进一步,那就是经典里面的标准,放下一切执着分别、起心动念,你念佛功夫就得力,那叫净念相继,没有一个不往生,而且往生是高品位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57集) 2011/1/30
有人念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做到功夫成片。出家老修行人,一天到晚在道场里面手不离念珠,口不离佛号,念到八十、九十,功夫还不能成片。什么原因?「我」没有放下,这是大障碍,这是病根的所在。莲池大师在《疏钞》里面虽然讲得好,他用了一个比喻,他讲念佛功夫,「明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;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」,这个话讲得没有错。可是你要记住,念佛必须放下万缘,这才叫功夫。万缘里最重要的,放下我执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无我相」;你有我相就不行,你的功夫就不得力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94集) 2000/7/29
佛法里面修学的功夫,完全在放下,你的烦恼习气放下多少。功夫从哪里看?从烦恼轻、智慧长,从这里看。你每年烦恼确实轻了,今年比去年轻,去年比前年轻,一年比一年轻,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长,这叫功夫,这是你修学真有功夫了,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226集) 2010/12/19
所谓是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我们今天念佛功夫念不成功在哪里?念佛相应的心太少,天天虽然念,不相应,为什么不相应?你这个念里面夹杂着妄想,功夫不纯,力度不够,功夫不纯,你夹杂着妄念,道理就在此地。换句话说,身心世界统统没有放下,跟这个佛号揉合在一起,所以这个佛号不得力,没有感应。如果真的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了,这个佛号纯,里面没有夹杂,没有怀疑、没有夹杂,那就一念相应一念佛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185集) 2006/2/28
有人一天成功了,有人两天成功,决定会成就的,只要你真心念。感应快速,原因没有别的,就是放得下。念佛不能相应的,就是没放下,要常常想想我还有哪些没放下。没有放下的自己能发现,不用别人说。别人也不会说你,说你生烦恼,还要跟你结冤仇,为什么?你不相信。所以唯一让我们自己能觉悟的方法,就是读经、听经。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,听经比读经更有效,读的时候没有读懂,听,听懂了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68集) 2014/1/4
听经,反覆听一部经都行,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这个方法是好方法,妙法,一部经不断重复去学习,好事。没有开悟不换题目,为什么?求念佛三昧,得到念佛三昧之后就有开悟的可能。这个例子古今中外都有,只是我们粗心大意没体会到。我们自己循着古圣先贤这条路子走,他走到了,我们一定也能走到。
二〇一二净土大经科注(第568集) 2014/1/4
果然真的看破、放下了,你就有净土。你还没有能真正看破,真正放下,你虽然天天在这里念阿弥陀佛,天天念《无量寿经》,没有净土;也就是说,你还没有办法往生,你跟阿弥陀佛不相应。果然真的看破、真的放下,你有净土,你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你具足了往生的条件,你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感应了。这个感应别人不知道,你自己很清楚。我们一般人讲消息,跟西方极乐世界通了消息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94集) 2004/8/1
谁能够放下万缘,就是放下这些东西,放下贪瞋痴慢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,恢复你的清净心、真诚心。清净、真诚就充满了智慧,不再造作一切罪业了,这样的人才能够得生净土,他有把握生净土。
大乘无量寿经(第47集) 1999/5/1